欢迎来到2138cn太阳集团古天乐!

新技术 新梦想 新文化 新希望 ——我校农学与植保学院社会实践团东营之行

    2015-08-24 00:00:00           浏览数:0

       经过六天的实地调研,8月1日,我校农学与植保学院“服务新农村 助力新梦想”社会实践活动圆满结束。本次调研共辐射汀罗县在内的两个村子300余人次,涉及我校科研成果6项,新型农业技术5项,发放问卷30份,实际获得有效问卷28份。实践团成员对新型农业技术推广情况有了基本了解,并热心为当地村民提出防治病虫害的建设性意见。与此同时,实践团成员还积极组织开展文艺活动,举办绘画比赛,给村里的孩子们带去“乐禾”四格漫画,将学院品牌“禾”文化传播到东营毛坨村。    
新型技术的开展带领村民走上致富路
       毛坨村发展的桎梏,在于缺乏有效的科学指导和新型技术而一味的守旧落后,加之东营原始地貌的限制,土壤盐分含量之大就更难让作物良好生长。王建林的到来,打破了村子的现状。他针对黄河三角洲地区的特殊资源气候特征,立足东营市现代农业发展实际开展了一系列研究工作,盐碱地改良、上农下鱼、无土栽培、稻鸭共生、耐盐林果、粮油栽培等科研项目已经取得显著成果。围绕耐盐葡萄、稻鸭共生、耐盐花生这三个方向,深入田间地头,通过王建林的讲解以及询问村民的方式,实践团成员发现,在利津县甚至于整个黄河三角洲地区,这些科研成果已经得到大面积推广,随之而来的膜下滴灌、台田降盐、地膜覆盖、粮油一体化等新型农业技术也得到了大面积的使用,这使得区域经济效益大幅度提升,村民的生活越来越好。在与村民的交谈中,实践团成员得知当地的病虫害发生情况较为严重,通过实地鉴定,成员之间相互讨论,针对不同病害用所学知识为村民提出一些实用的解决方法,得到了村民的赞扬。
“禾”文化送新意
       “好漂亮的画!”毛坨村的孩子看到装订成册的“乐禾”四格漫画后发出了这样的感叹。拿到小册子的他们,高兴地互相炫耀着,争先恐后地问实践团成员上面画了什么内容,尽管有些孩子还不能认全上面的字,但从一张张笑脸中,实践团成员看到了他们的满足,同时也为他们的满意而感到开心。
       “乐禾漫画”由农学植保学院学生会宣传部创立,是学院品牌文化“禾文化”的组成部分之一。以四格漫画为主要形式,通过可爱的漫画人物、诙谐幽默的语言、贴近生活的小故事记录着校园生活的点点滴滴。通过这一本本的小册子,实践团成员给孩子们讲述着大学校园里发生的趣事。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,纷纷表示要努力学习考取我校,像哥哥姐姐们那样报效国家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文娱活动拉近心与心的距离
       偏僻的场地,简陋的设备,这一切看起来似乎令实践团文艺工作的开展显得困难重重。但令大家没想到的是,尽管如此,仍有很多热情高涨的村民们前来助阵。
       晚上八点整,实践团成员准时出现在我校东营研究院后的空台上,借助光线微弱的路灯和简陋的音响设备,跳起《动起来》作为暖场舞。大批喜欢音乐,喜欢跳舞的村民和孩子闻声而来,跟着音乐一起舞动。实践团成员还教村民跳了当红的《小苹果》,同孩子们一起做丢手绢的经典游戏,欢笑声、欢呼声不绝于耳,充分带动了村民的文艺热情,同时也拉近了村民与成员们心与心的距离。
       学而思,思后行,只有在实践中才能锻炼平时所学。农学与植保学院“服务新农村 助力新梦想”实践团的东营之行,让成员们更加清楚的了解了农村的发展现状,将所学运用于实践之中,出现在我校东营研究院后的空台上,借助光线微弱的路灯和简陋的音响设备,跳起了《动起来》作为暖场舞。大批喜欢音乐,喜欢跳舞的村民和孩子闻声而来,跟着音乐一起舞动。实践团成员还教村民跳了当红的《小苹果》,同孩子们一起做丢手绢的经典游戏,欢笑声、欢呼声不绝于耳,充分带动了村民的文艺热情,同时也拉近了村民与成员们心与心的距离。
       学而思,思后行,只有在实践中才能锻炼平时所学。农学与植保学院“服务新农村 助力新梦想”实践团的东营之行,让成员们更加清楚的了解了农村的发展现状,将所学运用于实践之中,巩固知识的同时更开拓了眼界。成员们纷纷表示要努力学好专业知识,努力发展新型农业技术,为新农村的建设而奋斗。

 
 

 
 

鲁ICP备13028537号-5 鲁公网安备 37021402000104号

版权所有:Copyright © 我校版权所有

地址: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长城路700号我校    邮编:266109

Baidu
sogou